9月19日至23日,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盛大举行。在本次国赛中,来自广东的选手们奋勇拼搏优配资,展示了广东技能青年的风采,充分证明了广东的硬核实力!
本届大赛中,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共获得两金一银一铜六优胜,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国赛精选)项目金牌选手张天煜获得“广东省最佳选手”荣誉:
金牌:精细木工项目(欧祖安)、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国赛精选)项目(张天煜)
银牌: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国赛精选)项目(梁鼎凯)
铜牌:数字交互媒体设计项目(李锐涛)
优胜奖:木工项目(张文辉)、餐厅服务项目(王婕)、平面设计技术项目(周怡红)、精细木工项目(曾泽熙)、家具制作项目(胡潇)、中式面点项目(陈志淳)
据悉,此次成绩不仅是该学院参赛规模与实力的全面突破,更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一是多领域协同发展。获奖项目覆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康养服务、岭南艺术四大产业系,彰显多专业集群发展优势。二是制造类项目强势领先。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精细木工、工业视觉系统运维等项目斩获两金一银,体现学院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能力,紧密契合区域产业升级需求。三是历史性突破。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项目、精细木工项目均摘得广东省在赛项上的首枚金牌,标志着学院在新兴智能技术领域与传统精湛技艺方面的教学与实践水平已跻身全国前列!
选手感言
精细木工项目金牌选手欧祖安优配资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天津的失利使我在那一段时间里陷入低迷,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可是我的教练团队始终坚信我可以做得到,直到看到我的师兄在法国里昂获得的那枚金牌,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与目标。今后,我将更加勤奋地去训练,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后面的挑战。郑州的气温降得很快,但是我的状态比以往还要火热,在赛场上的一刀一凿就好像在脑中重复了无数遍,这让我领悟到了真正的“工匠精神”和精细木工制作上的魅力,把作品做到了最完美的状态。我将继续坚持钻研技术,弘扬工匠精神,也希望未来能够站上世赛舞台,继续去为这个目标拼搏努力!
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国赛精选)项目金牌选手张天煜
三天赛程环环相扣,要完成服务机器人的硬件组装、软件编程与场景化功能调试,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这场比赛既是对技术精湛程度的考验,更是对节奏把控能力的挑战。当看到机器人精准完成最后一项服务指令时,我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这场比赛让我更深刻地明白,“工匠精神”不仅是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更是面对挑战时的执着与坚守。未来,我会不断打磨技术本领,用创新与实干践行技能报国的理想,让智能科技更好地服务生活、赋能社会。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国赛精选)项目银牌选手梁鼎凯优配资
备赛时的全力支持与悉心指导是我前行的动力;更要感谢后勤保障团队,从赛前物资筹备到赛中生活照料,每一处细致入微的关怀,都让我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比赛。
比赛首日我曾因失误陷入紧张,想起教练赛前“稳住节奏就是胜利”的叮嘱,我迅速调整状态,在后续两天的比拼中专注每一个操作,一点点追回分数。未来我会继续在技能领域深耕,也衷心祝愿技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数字交互媒体设计项目铜牌选手李锐涛
这次的比赛时间紧任务重,17个小时要完成4个模块9个工作任务,从需求文档的阅读速度、设计的创意要求和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的熟练操作程度,都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备赛期间,从最初打磨设计理念,到无数次软硬件的调试交互细节,每一步都离不开教练团队的悉心指导与学院的支持和鼓励,这块奖牌和这份荣誉,同样属于他们。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的魅力在于用技术融合多元媒体,正如我们的团队一样,团结就是力量。比赛的最后一天,也是我18岁生日,是我成年的第一天,未来,我会以此次大赛作为我的成年礼,继续磨砺本领,在后续的训练中,为未来争取更多可能。
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充分发挥赛事的带动作用,加强专业建设,促进竞赛成果的转化应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供稿单位】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
【频道编辑】李卓华 陈健鹏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叶石界 郭芳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