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国东方财通,来到中山,我感受到这个城市对待人才的认真,通过参加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山‘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张开怀抱迎接人才的热情。”CCL AI Innovation Inc.首席执行官John Sun说。
出国23年、定居加拿大的他这次带着AI主题项目回国,参加了一场以“侨”为纽带的盛事——2025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项赛),未来,他计划推动项目落地中山,用AI赋能城市发展。
9月19日,2025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项赛)收官,这是广东侨界首个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为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展示了广东、中山侨界前瞻谋划布局氢能、低空飞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链接侨资源、融入广东高质量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
2025广东国际侨创赛收官。
一场赛事,从中山出发,链接起中山侨、广东侨、世界侨。
赛事“含新量”更高
梳理近年来参加广东国际侨创赛的项目,不难发现,这场赛事“含新量”之高——90%以上的参赛项目来自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现代农业、光电产业、航空航天等尖端科创领域。
今年的赛事更是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这一新兴领域,在广东侨界饮下“头啖汤”。
据统计,2025广东国际侨创赛吸引了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575个项目团队报名,来自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小巨人、独角兽、瞪羚、规上企业共78家。
其中,从575个参赛项目中杀出重围,闯进复赛的100个项目,更是个个身怀“绝活”,不少握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硬核科技。
100个参赛团队中汇聚院士10余人、海(境)外博士以上超百人,高层次人才密度极高,研发实力雄厚。入围企业中既有过百人的规模企业,也有“小而精”的初创团队,展现灵活创新活力。项目参赛领域呈现多元化,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有AI+垂直场景的应用,也有涉及特殊领域、医疗、工业等的机器人技术,来自边缘计算、大模型等基础层的技术项目同样亮眼。
2025广东国际侨创赛颁奖仪式。
“这是近年参加评审的创赛中,参赛项目质量最高的一届!”面对参赛项目的优异表现,不少评委点赞道。
这次获得金奖的企业——江苏航工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初创企业组也带来惊喜满满,曜思机器人有限公司融资总监郑植豪介绍:“我们的产品是可以自我成长的工业机器人,可以替代运维老师傅的AI替身,帮助生产型企业提升运维效率,从而提升产能。”
这些项目无不体现了本届赛事紧跟时代步伐,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集中发力,聚焦未来产业,拥抱“人工智能”时代,通过赛事平台集聚AI赋能产业升级的技术和资源的特点。
赛事“服务力”更足
John Sun是首次来到中山,从侨创赛组委会工作人员身上,他看到了这座城市的认真与热情。
“首次见面的中山侨联工作人员都能不厌其烦地向我推介中山,他们从中山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介绍这座城市,能看到大家对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热心与信心。”他说。
这种“认真”与“热情”贯穿整个侨创赛始终。
大赛前期,2025广东国际侨创赛组委会与北京海归孵化器科学技术协会、北京新动力人才创新研究院、广东中欧企业合作促进中心、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机构达成合作,上述机构组织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高度集中发展的城市,已初步形成赛事支持网络,这为大赛的举办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5广东国际侨创赛举行。
同时,为确保广东国际侨创赛的公平阳光、优质精准,组委会精心组成了大赛评委队伍,比如,复赛阶段的评委都是具有丰富参评经验的“业界大咖”、又有自身创新创业经历的“企业大牛”,这让广东国际侨创赛既有“千里马”,更有“伯乐”。复赛中,几位有留学背景的评委,与来自海外项目的“洋选手”,现场“飚”起英语,彰显了大赛的国际化、“侨”梁味。
John Sun称赞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侨创赛就是这样的一场赛事。通过参赛,我们也看到了中山这座城市对待人才和优秀项目的态度,希望未来能够在中山布局产业。”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吕刚认为这次比赛水平是世界级的,参赛范围广、参赛团队能力强、比赛组织形式好,“希望通过侨创赛让更多优秀项目落户广东,让这些企业和初创团队感受到我们全方位的服务和鼎力支持。”他说。
赛事“成果化”更实
经过5年的沉淀与发展,引来“世界侨”参赛的侨创赛逐渐打出了知名度,也迎来越来越“实”的成果。
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的前身为自2021年起连续举办三年的中山市国际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于2024年升级为“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由广东省侨联、中山市人民政府、广东粤科金融集团联合主办,采用“政、侨、企”合作共建模式,结合广东产业布局需要,形成“线上+线下、海内+海外、内联+外联、企业+机关、侨界+业界”工作矩阵,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侨创赛自2021年举办以来,共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2515个项目团队参赛,促成8个项目已落户中山或在中山增资扩产、实现融资,并吸引20多个参赛项目、18名博士以上人才落户中山,累计投资额超2.5亿元,实现“以赛促投”“以赛引才”,已成为在全国侨界最具影响力的侨创大赛之一。值得一提的是,“80后”“90后”成为参赛主力。
2025广东国际侨创赛举行。
2025广东国际侨创赛收官后,有6个参赛项目意向落地中山,21个参赛项目有落地广东意向,这些项目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将有助于提升中山科技创新活力。
水杉智算(深圳)大模型首席技术官徐旭辉带来参赛的项目涉及环保领域,“我们目前已经和深圳、中山等城市环保部门沟通,后续有意向推动项目在中山落地。”他说。
城市之光(深圳)无人驾驶有限公司投促总监吴佳宸介绍:“我们公司专注于提供智慧城市服务相关解决方案,主要研发无人驾驶环卫车、环卫机器人等,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在全国20多个城市落地。从深中通道开通后,我们就有在两地成立双研发中心的计划,未来生产制造基地也会考虑在中山落地。”
未来,中山还将为参赛项目提供“全生命服务周期”体系,为参赛团队打磨项目、解读政策、对接产业、引入资本“牵线搭桥”,让办赛不仅限于办赛,更成为打造服务侨界创新创业的平台。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苑世敏
通讯员 董菁菁东方财通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