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月时间过去,A股依然维持在3800点的高点上益丰配资,股市进入慢牛时刻,股民也终于不再自嘲是韭菜。
截止周五收盘,两市交易大幅上涨,沪指微跌0.12%,报3870.60点,深成指小幅下挫0.43%,报12924.13点,创业板下跌1.09%,报3020.42点,但两市全天成交金额25209亿元,较前日大幅上涨3%,依然维持在20000亿元上,大盘上涨股票超1900家,涨停76家,处在震荡调整阶段。
虽然A股盘中回调,沪深两市以下挫结束本周,但从整体上来看,市场依然充满机遇,主力资金的流动更加迅速,净流出超630亿元,芯片相关产业依然是重点关注的行业,涨势依旧明显。
汽车行业本周备受关注的,已经从国内市场转向海外,在汽车工业摇篮的德国,慕尼黑车展正在变成中国汽车出海的新阵地,多家国内车企参展,用产品技术向海外市场展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谈到出海,本周股市也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在历经二十年尝试,奇瑞终于拿到了港股上市的准入证,9月7日,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发出奇瑞聆讯通过公告。
作为中国乘用车出口冠军,奇瑞已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2024年销量达260.39万辆,同比增长38.4%,出口114.46万辆,同比增长21.4%。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利润达113.12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104.44亿元的利润。
奇瑞此次IPO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18名股东拟将合计20.1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生产设施及一般营运资金。
此次通过港股聆讯,也标志着经历20年的长跑,奇瑞汽车终于补全了出海的最后一块拼图,实现了在资本市场的国际对接,与奇瑞一同发展起来的吉利、长城、比亚迪等都早早进入了资本市场,包括此后的新势力,也都在香港乃至海外上市。
对此,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坦言:\"过去奇瑞一直埋头于技术创新益丰配资,资本市场运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不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没有上市的整车企业。\"此次上市,将为奇瑞\"技术宅\"形象注入资本力量,助力其从\"中国技术\"向\"全球技术\"转型。
奇瑞积极上市的背后,也是国内汽车出海的转变,在过去的二十年,汽车出海一直停留在整车出海和CKD两种模式,只是简单的进出口贸易,但随着自主品牌的国内市场份额上升到55%,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技术优势,出海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包括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表面看是中国品牌在海外展示新车、新技术,但是背后则是在推动中国制造的出海,除了主机厂参与这次慕尼黑车展外,更多的是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也积极来到海外,寻求合作。
例如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巨头的宁德时代,在慕尼黑车展上展示了新一代的神行电池和一体化底盘技术,强调高能量密度与轻量化设计,更是带着800V高压平台来推动新能源汽车。
作为较早布局海外市场的宁德时代,已经在欧洲建立了两家工厂,产能布局高达170GWh,并和宝马、奔驰等车企展开了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化,也开启海外扩张,地平线、大疆卓驭与Momenta都亮相本次车展,带来了高阶辅助驾驶的解决方案。
地平线在慕尼黑成立欧洲总部,并展开基于自研征程6芯片的HSD辅助驾驶系统与大众、丰田等车企的合作。
大疆卓驭作为成功打入大众辅助驾驶的供应商,也在今年走出国内市场,来到欧洲,在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巨大的背景下,也希望搭上大众集团,在欧洲市场寻求新的蓝海。
与地平线和大疆卓驭不同,在国内炙手可热的Momenta则是在欧洲与与Uber合作开展慕尼黑Robotaxi项目,进入新的赛道竞争,不再和国内友商挤在L2级的辅助驾驶这条赛道上。
当然,这可能也和Momenta目前的处境有关,有不少消息传闻Momenta一直在准备IPO上市,更有消息称Momenta将选择美国而不是此前推测的港股,在上市前,Momenta无力改变财务状况的状态下,只能做一个讲好故事的企业,Robotaxi这样的合作在资本市场会比L2级辅助驾驶更打动人心。
可以说,国内辅助驾驶供应商最核心的“地大华魔”,除了华为没有来到慕尼黑,剩下的三家都在努力扩展海外市场,都想要抢先一步赢得海外市场这片蓝海。
根据统计,本次慕尼黑车展有103家中国汽车供应链参展,这背后是国内汽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从整车出海转向技术出海,在过去,合资车企来到中国市场的同时更带着供应链上下游一同到来,如今,中国汽车制造正以新的方式走出海外。
不止电动化核心的电池、电极和电控供应商来到海外,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本地化服务网络都开始走向海外,新能源出海不再是一家企业,或者是一个品牌,已经转向为成体系的出海,以技术+生态的方式,从价格竞争转向到价值竞争的新模式。
特别是在慕尼黑车展这样的舞台上,当海外媒体看着本土企业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上的差异,才会真的意识到变革的到来,同时也能让德国本土车企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随着汽车产业的扩大,走出国门将会是每一个有追求的车企都会做的事情,如何在复杂的海外市场站稳,成为了新的命题,资本的全球化只是出海的第一步,如何持续的在海外发展,才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